元旦的诗句
元旦的诗句:元日玉楼春毛滂(宋朝)一年滴尽莲花漏,碧井屠苏沉冻酒。
晓寒料峭尚欺人,春态苗条先到柳。佳人重劝千长寿,柏叶椒花芬翠袖。
醉乡深处少相知,只与东君偏故旧。甲午元旦(清)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,守岁围炉竟废眠。
剪烛催干消夜酒,倾囊分遍买春钱。听烧爆竹童心在,看换桃符老兴偏。
鼓角梅花添一部,五更欢笑拜新年。王之望《和人元夕》长安百尺朱楼高,传筹夜酬闻鸡号。
金吾驰禁玉漏永,九衢遍走狂欢遨。访寻三曲选清唱,交结五陵皆大豪。
笑将千金买斗酒,轻若九牛亡一毛。赋诗更作文字饮,止酒一篇羞和陶。
笔端百韵斗奇险,坐上几人推俊髦。万事转头成短梦,十年屈指如奔涛。
祗今衰老但悲感,长歌终日弹豪曹。
2.元日节的古诗句
元日
宋·王安石
爆竹声中一岁除,
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千门万户瞳瞳日,
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[注释]
元日:农历正月初一,即现在的春节。
爆竹:鞭炮。山家以除夕烧竹,竹爆裂之声令山魈畏惧而远避。
一岁除:一年过去了。
屠苏:屠苏酒。古时候的风俗,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,吊在井里,元旦取出来,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。全句说,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(意思是说,喝了屠苏酒,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)。
曈曈:光辉灿烂。全句说,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。
桃符: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,后来演变成春联。
总把新桃换旧符: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。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,古时候逢到新年,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,画上两个神像,挂在大门上,说是可以驱除魔鬼。
[译诗 诗意]
(一)
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,春风已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碗。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,家家都用新的桃符把旧的桃符更换。
(二)
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,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。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,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,好不惬意!天刚亮时,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,换上新桃符,迎接新春。
[赏析]
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 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,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。
首句“爆竹声中一岁除”,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,迎来新年。起句紧扣题目,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。次句“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,开怀畅饮屠苏酒。第三句“千门万户曈曈日”,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。用“曈曈”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,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。结句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,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,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。“桃符”是一种绘有神像 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。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,换上新桃符。“新桃换旧符”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,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。
王安石既是政治家,又是诗人。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。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,抒写自己执政变法,除旧布新,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。
全诗文笔轻快,色调明朗,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,确是一首融情入景,寓意深刻的好诗。
3.元日节的古诗句
描写元日(春节)的诗词非常多,只能选取部分,以飨读者,举例如下:1 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——王安石《元日》2 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——王湾《次北固山下》3 故乡今夜思千里,霜鬓明朝又一年。
——高适《除夜作》4 不求见面惟通谒,名纸朝来满敝庐。——文征明《拜年》5 事关休戚已成空,万里相思一夜中。
——来鹄《除夜》6 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——欧阳修《生查子·元夕》7 莺啼燕语报新年,马邑龙堆路几千。
——皇甫冉《春思》8 一年滴尽莲花漏。——毛滂《玉楼春·己卯岁元日》9 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。
——苏轼《守岁》10 历添新岁月,春满旧山河。——叶颙《已酉新正》11 萧疏白发不盈颠,守岁围炉竟废眠。
——孔尚任《甲午元旦》12 除夕更阑人不睡,厌禳钝滞迎新岁。——范成大《卖痴呆词》13 病眼少眠非守岁,老心多感又临春。
——白居易《除夜》14 乡心新岁切,天畔独潸然。——刘长卿《新年作》15 明年岂无年,心事恐蹉跎。
——苏轼《守岁》16 共庆新年笑语哗,红岩士女赠梅花。——董必武《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》17 一樽岁酒拜庭除,稚子牵衣慰屏居。
——钱谦益《丁卯元日》18 天上风云庆会时——陈献章《元旦试笔(选一)》19 命随年欲尽,身与世俱忘。——文天祥《除夜》20 八神奉命调金鼎,一气回春满降囊。
——瞿佑《屠苏酒》21 半盏屠苏犹未举,灯前小草写桃符。——陆游《除夜雪》22 年年此夕费吟呻,儿女灯前窃笑频。
——黄景仁《癸巳除夕偶成》23 昨夜斗回北,今朝岁起东。——孟浩然《田家元日》。
4.元旦古诗
王安石《元日》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欧阳修《生查子》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
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
不见去年人,泪满春衫袖。王之望《和人元夕》长安百尺朱楼高,传筹夜酬闻鸡号。
金吾驰禁玉漏永,九衢遍走狂欢遨。访寻三曲选清唱,交结五陵皆大豪。
笑将千金买斗酒,轻若九牛亡一毛。赋诗更作文字饮,止酒一篇羞和陶。
笔端百韵斗奇险,坐上几人推俊髦。万事转头成短梦,十年屈指如奔涛。
祗今衰老但悲感,长歌终日弹豪曹。
5.关于元旦的诗句古诗
1.《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》——辛弃疾
谁向椒盘簪彩胜,整整韶华,争上春风鬓。往事不堪重记省。为花长把新春恨。春未来时先借问。晚恨开迟。今岁花期消息定。只愁风雨无凭准。
2.《青玉案元夕》——辛弃疾
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宝马雕车香满路,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3.《生查子元夕》——欧阳修
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月上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
关于元旦的诗词还是有蛮多,上面只是元旦的诗词其中的三首,其中两首是辛弃疾的,一首是欧阳修的。
6.元日是描写什么节日的古诗
春节
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。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,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。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。
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,取材于民间习俗,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,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:点燃爆竹,饮屠苏酒,换新桃符,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,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。
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。1067年宋神宗继位,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,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,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 经济危机以及辽 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,1068年,神宗召王安石“越次入对”,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。次年任参知政事,主持变法。同年新年,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,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,有感创作了此诗。
7.元日的诗句
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7383930《元日》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 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,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,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。
原文: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注释:
⑴元日:农历正月初一,即春节。
⑵爆竹: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。用来驱鬼避邪,后来演变成放鞭炮。一岁除:一年已尽。除,逝去。
⑶屠苏:“指屠苏酒,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,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,以驱邪避瘟疫,求得长寿。
⑷千门万户:形容门户众多,人口稠密。曈曈: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。
⑸桃:桃符,古代一种风俗,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 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,悬挂在门旁,用来压邪。也作春联。
译文:
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,旧的一年已经过去;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,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。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,换上新的桃符。
创作背景:
此诗作于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。1067年宋神宗继位,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,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,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 经济危机以及辽 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,1068年,神宗召王安石“越次入对”,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。次年任参知政事,主持变法。同年新年,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,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,有感创作了此诗。
8.描写节日的诗句
描写除夕的诗句有:
除夜
【宋】文天祥
乾坤空落落,岁月去堂堂;
末路惊风雨,穷边饱雪霜。
命随年欲尽,身与世俱忘;
无复屠苏梦,挑灯夜未央。
描写春节的诗句有:
元日
【宋】王安石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,
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:
元夕
【宋】欧阳修
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
月到柳梢头,人约黄昏后。
今年元夜时,月与灯依旧。
不见去年人,泪湿春衫袖。
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:
清明
【唐】杜牧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:
端午
【唐】文秀
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;
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:
七夕
【唐】罗隐
络角星河菡萏天,一家欢笑设红筵。
应倾谢女珠玑箧,尽写檀郎锦绣篇。
香帐簇成排窈窕,金针穿罢拜婵娟。
铜壶漏报天将晓,惆怅佳期又一年。
描写中秋节的诗句有:
中秋月
【宋】苏轼
暮云收尽溢清寒,银汉无声转玉盘。
此生此夜不长好,明月明年何处看。
描写重阳节的诗句有:
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
【唐】王维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,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栏目推荐